晚晴动态

首页 >> 正文

晚晴有为 | 西南交通大学老同志梁锦唐:唐院时代的“粉墨春秋”——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唐院文艺生活的回忆

来源:   发布者:     日期:2024年11月20日 17:08  

四川省刊《晚霞》杂志以《唐院时代的“粉墨春秋”》为题,报道我校梁锦唐老师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唐院文艺生活。


《晚霞》杂志报道:


唐院时代的粉墨春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唐院文艺生活的回忆

梁锦唐西南交通大学老同志,75

作者在西南交通大学2024年新入职教师“立德树人”专题培训班上宣讲校史校风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唐院编者注:即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迁至四川峨眉,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的文艺生活开展得红红火火,给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象。那时,电视尚未普及,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影和看戏,唐院一个星期演一场或两场电影,一般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晚上。冬天,是在明诚堂演;夏天,在北华小楼(后作数理力学系和运输系办公室)前的网球场演。60年代修了新大礼堂后,电影改在了大礼堂和西操场上演。票价5分,大概20年没有变过,逢年过节则免费观看,露天电影一开演,周边的绳子解开,也可以免费进入观看。50年代,看戏主要是在明诚堂,明诚堂舞台很小,只能演戏剧。舞剧和场面大一些的歌剧则无法演出,因为没有乐池。那时看戏,一个是请专业剧团来校演出,一个是学校包场到校外剧场去观赏,高水平的演出只能到市里去看。学校包场最多的是唐山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因为话剧这种形式,受众面大,老少皆宜。他们的演出水平也比较高,他们演的《东进序曲》、《不准出生的人》、《结婚进行曲》等几乎场场爆满。《东进序曲》演出地点是在小山的唐山大戏院,《结婚进行曲》是在开滦俱乐部,其余都是在唐山剧场。他们也演过《以革命的名义》、《南方来信》反映外国生活的话剧,这时已经到了60年代,中国人演外国人总给人假的感觉,让观众入不了戏,从看戏的情绪和掌声就可以感受到。

关乃唐、焦雷、焦云等唐院校子弟和大学生演出剧照

(照片由焦云提供)

唐山话剧团还在学校大礼堂演过老舍写的《全家福》,《全家福》写的是解放后,民警帮助失散的家庭寻找亲人的故事。因丢失的孩子已长大,父母已经认不出来,但他们都记得孩子小时唱的儿歌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当念起这首儿歌时,唤起了他们的共同记忆,确认了他们的亲情关系。这出戏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我早已不记得了,只记住了一句哭着喊着要媳妇儿……铁路文工团曾来唐山演出舞剧《并蒂莲》,演出地点是南厂俱乐部(唐山机车厂俱乐部)。这是我第一次看舞剧,我才知道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一个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用民族舞蹈的形式来演绎,加上灯光、布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场休息时,我到乐池看乐队,给我印象深的是他们用的乐谱是五线谱。过去,我以为只有外国人才用五线谱,这时我才知道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乐谱。他们在南厂演出后,到我们学校来慰问演出,因为我们学校礼堂不具备条件,他们只是演了一些小节目,印象深的是小提琴齐奏《新春乐》、《新疆之春》,还专门介绍了演员,最有名气的是演《芦笙恋歌》的一名男演员,叫什么名字记不住了,但《婚誓》这首歌,却唱遍大江南北。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后来,再看舞剧就是由唐山歌舞剧团演出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但是,由于中央芭蕾舞剧团演出的这个剧目已经拍成了电影,大家都看过N遍了,两相对比,天壤之别。唐山评剧团在我校明诚堂演过《杨三姐告状》,这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根据上世纪初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演出正值暑期,当时剧场既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演员的衣服都湿透了,观众也是汗流浃背,但剧场气氛热烈,笑声、掌声不断,我那时才体会什么叫演出大获成功

《杨三姐告状》


唐山评剧团的名角儿是洪影,最近才仙逝。当年她的照片挂在宏中照相馆,很风光。我在明诚堂看过她演的现代戏《台湾来的女客》,她演一个女特务。评剧是从民间的蹦蹦戏发展成为一个风靡东北、华北地区的剧种。新凤霞《刘巧儿》拍成电影后,使评剧登上了大雅之堂。赵丽蓉的小品又让全国人民熟悉了幽默的唐山话,赵丽蓉是宝坻人,宝坻县曾属唐山地区管辖,赵丽蓉也算得上是半个唐山人。后来又看唐山评剧团的《智取威虎山》,与此同时,北京京剧团的《智取威虎山》在唐山工人文化宫的露天剧场演出,两相比较,又有差距了,主要表现在武功上,另外,就是当时北京京剧团在伴奏上引进了管弦乐,这是地方评剧团无法做到的。

《智取威虎山》


评剧的名角儿都在天津,仙灵霞、小仙灵霞、白玉霜、小白玉霜名气最大。仙灵霞的戏唐院工会在唐山剧场包场观看,我没有觉出有多好,倒是他们演出的《双下山》让观众喝彩声不断,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思凡逃出寺庙,他们翻山过河,完全是用形体动作来表现他们之间的细微心理活动。尤其是演小和尚的演员边唱边舞,把套在脖子上的佛珠像呼拉圈一样转起来,表现其兴奋的心情,把一个出家人对爱情的向往演绎得淋漓尽致。业余演员很难掌握这些高水平的演艺技巧。

50年代,看到高水平的演出,印象深的一个是齐齐哈尔大马戏团的演出,这种演出形式,在唐山没有见过。另一个是6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话剧团在唐山剧场演出的《霓虹灯下的哨兵》,著名演员田烈客串一个特务,田烈在电影《神秘的旅伴》《古刹钟声》中饰演反面角色,给观众留下一个坏蛋的形象,基本上可以和陈强齐名。在唐山能看到他,也算是很荣幸。此外,就是空政军乐团也来唐山演出过,我是在工人文化宫欣赏的,很有水平。这些文艺团体的演出都是由学校工会包场,职工象征性地交些钱去校外的剧场观看。

《霓虹灯下的哨兵》


唐山皮影剧团来学校演出过,皮影这种艺术形式在大学生中没有市场,一是剧情都是《西游记》、《龟与鹤》等动物、神话故事。另外,唱腔是以唐山地方戏为基调,南方学生很难听懂。我是在明诚堂看的,当白骨精变美女时会出现一团火,不知幕后有什么机关。因为里面的人物和动物都能动,起码比幻灯片要好看,唱腔说不上优美,但也很有特色,60年代有一首歌公社是个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其中的拖腔用了皮影调,这首歌在唐山地区很流行。

明诚堂的舞台      (照片选自《回眸》一书)

唐院教工中只有京剧团经常在明诚堂演传统戏,也请市里兄弟单位的京剧团来演出,当时有水平的我记得有开滦京剧团、搬运工会京剧团。上个世纪50年代,唐院京剧团演出的《四郎探母》至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体育教研室康淑雅老师在戏中扮演杨延辉,铁镜公主由路湛沁老师的夫人王昭宇饰演,佘太君由日语教师张庆余饰演。担任琴师的有倪志锵教授、马民甫老师。《四郎探母》上半场的杨四郎由一位姓陈的老师扮演,他的唱功和演技平平,看得让人昏昏欲睡,戏迷们都在等着看康淑雅扮演的杨四郎出场。当下半场康淑雅扮演的杨延辉一亮相,全场一片叫好声。我那时很小,也不懂京剧,如果不是和康淑雅、王昭宇等人住邻居,估计也不会去看演出。后来,只要他们一演戏,我就要去看热闹。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的演出已经达到专业水平,因为我在1965年看过唐山京剧团演出的《节振国》(后来还拍成了电影,在全国公映),似乎还不如他们演得好。当然,用传统戏和现代戏作比较,就像现在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同台比赛,难分伯仲。

京剧电影《节振国》剧照,张海涛饰演节振国(右三)。

那时,京剧票友还有胡思杜、焦善庆、朱玲、韩林、赵常仁等老师和职工。胡思杜由于去世早,没有看过他演的戏,赵常仁唱花脸,韩林唱小花脸,但属于业余水平。朱玲老师参加文艺宣传队清唱样板戏《海港》,唱得有板有眼,给我印象很深。王昭宇演青衣,张庆余演老旦是有功底的,他们几个人是唐院京剧团的台柱子。

京剧《海港》剧照

我记得张震教授的妹妹是著名的京剧票友,有一年,她来唐院探亲,专门在明诚堂举行了清唱专场演出。对京剧我是外行,但我也听出名家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康淑雅曾和我家住邻居,她的先生是原我校图书馆馆长江秀炳,学校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古今图书集成》丛书,就是他在抗战时设法与日本人周旋而转运至保定才宝存下来,是我校图书馆建设的有功之臣。康淑雅曾就学辅仁大学,也算高学历的才女,在我校体育教研室做管理工作,似乎大材小用了。在唐山评剧的市场更大,但学校评剧唱得好的人寥寥无几,组织不出一台戏。教工和学生们也排过话剧,给我印象深的是大跃进期间学生们排过一出话剧《降龙伏虎》,是说群众兴修水利,战天斗地的故事。此外,就是教工们演出的话剧《伊索》。其中伊索由李凤沼老师扮演,骑士由刘世凯老师扮演,奴隶主夫人由王珊茹老师扮演,奴隶主家的女仆由刘淑珍老师扮演,奴隶主由曹琪老师扮演。剧终时,伊索用嘲笑般的口吻对奴隶主说:哲学家去喝掉大海吧!然后迎着一束灯光走向了死亡。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伊索》话剧应该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上演的,因为我记得是在新修的大礼堂里演的,那个大礼堂是1960年修的。学生中有话剧团,他们演出过《唐院钟声》,但如今我只记得这个剧名,情节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在明诚堂,我还看过市总工会业余话剧团演的曹禺成名之作《雷雨》,真是业余水平,因为演员在演出时连台词都记不住。我记得那次看演出,我坐在第一排,幕后有一个人手拿剧本专门给演员提词。其结果是第一排的观众把所有的台词都听两遍,演出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到了60年代,唐院学生话剧团演出过《箭杆河边》。其中扮演二赖子的演员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他把农村一个二流子演得活灵活现,真正是配角抢了主角的戏。几十年过去了,戏中的主人公叫什么早忘了,但剧中有个二赖子,却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看,一个演员所起的作用有多么了不起。除了戏剧,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就是舞会。50年代,不流行晚会,只流行舞会。冬天在明诚堂跳舞,夏天在网球场,都是由乐队伴奏。到了1960年困难时期,学生的体育课都不上了,但舞还是照样跳。因为我喜欢音乐,尤其是和乐队人员很熟,所以经常去看舞会、听音乐。我记得乐队人员每伴奏一场舞会,可以有二两粮票的补助。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开展最好的是60年代,那时晚会多了,还有什么歌咏比赛。记得大学生中有一个姓魏的,手风琴拉得非常好,几乎都请他来伴奏。市里经常举行文艺汇演,学生、教工都有演出队去参加汇演,并屡屡获奖。在60年代,有一台节目我终身难忘,有一个残废军人疗养院(那时都称残废,其实他们不,后来改称残疾)组成的演出队在学校大礼堂演出,这些在战争年代负伤的战士们,人残志坚,自强不息。尽管他们的肢体不全,他们依然能演奏各种乐器,有人双目失明,但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人们绝想不到他们是盲人。当他们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勋章,用嘹亮的歌声向观众展现他们顽强的精神时,他们已经用行动征服了观众,其中一些女演员是由医务人员担当。演出结束,掌声不断,演员屡次出来谢幕。我觉得当时师生们更多是对他们的敬佩和同情,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祖国流血牺牲,善良的老百姓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当时,很多大学生主动在后台为他们送冷饮、递毛巾,这个情节我记忆犹新。60年代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支山歌给党听》是最普及的歌。大合唱歌曲最流行的是劫夫词曲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瞿希贤作曲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表演唱《逛新城》也非常受欢迎。

《马儿啊,你慢些走》唱片

唐院广播台还推出了每周一歌节目,那时正是《新货郎》、《乌苏里船歌》、《马儿啊,你慢些走》、《走上高高的兴安岭》、《骑马挎枪走天下》等抒情歌曲风行之时。唐院广播台还举办过音乐欣赏活动,一般都是周末在南讲堂50教室(那是南讲堂最大的阶梯教室),我参加过两次,受益匪浅。在音乐欣赏中,两位播音员朗诵了一首叙事诗,故事是这样的:

1956年,刘淑芳随中国歌舞团访问演出到了阿根廷,歌唱家刘淑芳想演唱一首当地的民歌,正在为没有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而苦恼时。

“在房间里,她听到旅馆外面有一个小伙子在唱着一首舒缓的歌曲,那歌声非常动听。她马上把那个青年请到旅馆大厅。

“青年告诉刘淑芳,他酷爱音乐,家住在阿根廷山区,听说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要在这里演出,他非常想观看,可自己买不起昂贵的门票,只好用这样的方式向来自中国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唱的那首歌叫《小小的礼品》,是他妈妈过生日的时候自己创作的。歌曲描写了一个贫穷的孩子,由于没钱买礼物,清早跑到高高的山上,寻觅摘采了一束洁白的鲜花,并把自己心灵深处对妈妈的热爱与祝福,编成一首歌曲,作为献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刘淑芳《小小的礼品》唱片

“刘淑芳觉得这首歌亲切感人,表达了一种朴素的、人类共有的情感,马上决定演唱它,并很快地跟这个青年学会了用西班牙语演唱这首歌曲。作为回报,刘淑芳送给了这位青年(叫奥古阿拉尼)两张剧院最好位置的票。

“几天后,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家大剧院,刘淑芳用西班牙语演唱了这首《小小的礼品》。她在舞台上唱起了那个青年创作的歌,当她那悠扬、抒怀的歌声慢慢停下来时场内一片寂静,在观众从歌声中走出来时,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掌声持续了许久许久。

“刘淑芳在谢幕时向大家讲述这支歌曲的来历,并把坐在前排正中位置的歌曲作者和他的母亲介绍给大家,全场一片哗然,继而又是雷鸣般的掌声。在这之后这首歌曲在西班牙语系国家里传唱起来。”


  在朗诵叙事诗时,《小小礼品》一直在播放着,最后,又完整地播放了一遍。用这种方式欣赏完这首歌曲,《小小礼品》和刘淑芳便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后来流行的《鸽子》、《宝贝》、《西波涅》等歌曲,都是刘淑芳演唱的,这些歌的共同之处,是歌颂了对母亲、丈夫、家乡的爱,是崇高人性的表达。 马玉涛《马儿啊,你慢些走》也是在音乐欣赏时,第一次听到,其中歌词后来有改动。这首歌应该是马玉涛的成名之曲,后来的《看到你们格外亲》、《老房东查铺》等歌曲,都是唐珂、生茂为她量身订做的。后来他们作曲的《长征组歌》被誉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历演不衰。

电影《静静的顿河》剧照

60年代初是中国文艺繁荣的一个时期,人们不仅能看到和听到大量中国作家、戏剧家、画家、作曲家创造的小说、戏剧、电影、歌曲等作品,还能看到一些外国的好作品,如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小说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也放映过意大利的《警察与小偷》、《偷自行车的人》,日本的《松川事件》、《狼》,印度的《流浪者》《章西女皇》,根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吉诃德》,根据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小说改编的电影《好兵帅克》

电影《唐·吉诃德》

这些文艺作品伴随我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我很感谢这些文艺作品,也同样很感谢演绎这些作品的文艺家们!


【作者简介】梁锦唐,生于1949年,1976年入党,曾仼西南交大经管院党总支副书记、校招分处副处长、出版社书记等职。多年来从事中国铁路教育史和校史研究,参与编写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当祖国召唤的时候》《中国铁路教育史》《中国铁路教育志稿》等书,主编《晚晴时光(一)》《晚晴时光(二)》两本书,其中《中国铁路教育史》一书荣获2009年四川省优秀图书一等奖。退休后长期为大学生、中学生讲交大校史,曾被评为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荣获四川省老教授协会颁发的晩霞奖2021年被评为最美交大人。2023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