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五老”优势作用,人文学院开展尚美工程“书香人文 传承经典”活动。
诗词一直都是内涵丰富和意蕴厚重的“中国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书香人文 传承经典”活动邀请人文学院诗歌研究方向的退休教师讲解相关诗歌知识,提高同学们的诗歌鉴赏力,大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讲座伊始,周东升老师抛出了本次选题的缘由,指出在中国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史上,各家对新诗本体的问题争论不休。周老师强调,从文学内部看文学的视角是局限的,而“个人化”与“去个人化”作为社会学与诗学的交叉点,可以成为各位同学理解新诗的重要切口。
紧接着,周东升老师从历时视角向大家解读中国社会学和诗学中的“个人化”问题。周老师强调,随着社会学意义上个人意识的觉醒,文学语言必然发生变化。胡适的白话文运动将公共式的写作变成个⼈式的文学,作品中以人为中⼼,作者作为⼀个有情感、有独⽴想法的个⼈进行写作。因此读者得以从“个体”的⻆度出发来理解和阅读作品。
随后,周东升老师带领同学们共读诗歌,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新诗的“个人化”与“去个人化”。胡适的《一念》将个人作为膨胀的主体,用浪漫主义的情感突破理性;郭沫若的《天狗》充满疯狂的个人化想象;卞之琳的《夜雨》则是另一种更为婉约的个人化,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坚持个人选择,推进新诗的个人化。
而在进一步发展之后,新诗又从“个人化”走向“去个人化”。在卞之琳的《白螺壳》中,个人成为一个理性符号,诗歌成为独立存在的主体,穆木天的《写给东北的青年朋友们》则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同学们在周东升老师的带领下探索新诗中的个性之韵,解构去个人化的诗意之境,进行了一场文学与心灵的深度对话。
讲座进入尾声时,同学们的热情不减。在互动环节部分,周东升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艾略特诗学论文集》《现代诗歌的结构》等重要书目。本次“一院一品”活动带给同学们一场精神的盛宴,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